生产无小事,须臾片刻不可松。只有监管部门、企业、劳动者等主体积极认领责任,落实要求,形成内外监督合力,共同拧紧有限空间作业的“扣”,才能给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创造的空间,为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。
面对有限空间作业的隐患,应当建立以“监管他律+企业和劳动者自律”为核心的作业全链条管控机制。应急管理等部门应依据《生产法》《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规定》等法律法规,瞄准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点,健全监管机制,加大执法力度,消除监管盲区,并辅以必要的警示教育措施,监督、引导企业和作业人员落实配备监护人、作业审批、持证上岗、部署现场管理及处置、设置警示标识、配备必要的监护防护设施等责任,严格按标准和规程操作。对存有问题的企业或作业人员,监管部门要视情节采取约谈、责令限期整改、处罚、曝光等措施,释放监管的惩戒、震慑、警示效应。
此外,还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,一旦发生事故,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。监护人员要全程在场,对作业过程进行实时监督,确保作业人员严格规范操作。作业人员也要时刻保持警惕,规范佩戴防护用具,避免违章操作。每次作业后,都要对作业过程进行复盘,总结经验教训,不断完善作业流程和应急预案。同时,企业还要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,提高他们的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。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实践,让作业人员真正掌握技能,做到防患于未然。
科技的应用也是提升有限空间作业性的重要手段。企业应该不断转变有限空间作业理念,追随科技发展的步伐,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景中积极使用智能化、自动化设备,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,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