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看来,步的准备阶段,是非常重要的。做策划久了,就会发现,什么事情适合做选题策划,很多是可以提前预测到的。比如与名人、重大事件纪念日有关的报道,都是可以提前预知的。这样一来,准备的时间就会充足一些。
如果遇到这一选题涉及到的领域,是自己所不了解的,则需要去快速学习,找相关资料去了解。另外,在准备阶段,也可以请一些专家来做顾问。往往他们依据专业知识会给你一个很清晰的思路,再根据专家提出的框架去找适合的素材,提率。
第二部分则是制定阶段,就是内容与形式结合的过程。我个人偏爱用“思维导图”的方式,当你思考一个选题策划时,可以用一张纸和一支笔,想到什么就全都写下来,可能会越写越多,不过写完以后,再在其中去发现他们之间内在的联系,看这种联系符不符合你想要的,如果符合,他们就会组成一个个交集,你便可以根据这个交集来搭建框架。
通常我会用两种方式来处理“思维导图”,种方式是汇集式的,适用一些大选题,因为这类选题通常想到的东西会非常多,而你则需要找到一个小切口,以避免面面俱到,因为那就等于空泛肤浅,只要做足一点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。也就是说,“形式大于内容”。比如说年终盘点、纪念日报道,其实任何一家媒体做的主题都是一样的,只在于你用什么形式,选什么内容。
另外一种是放射式的,适用于小选题。比如说一些突发新闻、解释性新闻、行业趋势报道等,这些小选题则需要去放射,需要一些更加发散的思维将其扩大。因为读者希望在这些小选题中能看到更多,所以要把深度和广度都告诉他,在这里,形式就变得不是特别重要,内容则尤为重要。你如果多采访到一个新闻当事人,或者有一个新视角,这有可能胜出其它媒体。
策划有时候是一个人,而更多时候则是一群人,你要让所有执行人员都详细了解,就需要一个非常细的策划案。我觉得一个合格的策划案,要具体到版面所有的重要元素。一般在我的策划案中,我会把栏目名都想好,每块文字多少都标注好,主图、配图、图说什么样,都要写进去,这样执行起来就会非常顺利。
版面上的一个标题,甚至一个LOGO,也会体现出编辑的创意和策划能力,以及这个编辑是不是用心。再比如一个较大的专题操作,大标题的格式是不是统一的,如果不统一,那语式或者出处是不是统一的,小标题也一样,导语的写作,主稿跟附稿的关系,主图和配图的大小比例,包括图说和写作等等这些细节